ron手游注册就送满VIP-正版App Store

教师搜索 | 文都新闻模型 | 校区模型 | 资料中心 | 新闻 | 视频 | 招聘模型

文都首页>资料中心 > 法考 > 民法>2016年国家司考培训教师强化阶段民法讲义——曹兴明 (5)

2016年国家司考培训教师强化阶段民法讲义——曹兴明 (5)

上传时间:2018-04-04 14:33:02 来源:文都法考 阅读: 下载: 收藏 已收藏

2016年国家司考培训教师强化阶段民法讲义——曹兴明 (5) [例题]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,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岁的孩子小张;任何一方违反约定,应承担违约责任。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,张某依约向李某支付了10万元。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,因小张殴打他人赔偿了1万元,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并要求张某赔偿该1万元。张某同意解除但要求李某返还10万元。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?(2014年卷三第2题,单选)[5]
A.李某、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
B.李某应对张某承担违约责任
C.张某应赔偿李某1万元
D.李某应返还不当得利
答案:______
【】监护、收养、协议解除
【解析】A选项错误。收养人与送养人可以通过协议解除收养关系,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,应当征得本人同意。(详见《收养法》第26条)
B选项错误。关于婚姻、收养、监护等关系中有关纯身份关系的协议不受《合同法》调整,,因此,当事人违反此类协议的,不承担违约责任。
C选项错误。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,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,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;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,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(详见《收养法》第23条)。因此,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,小张因侵权给他人造成的损害,应由其监护人李某承担赔偿责任。故张某无需赔偿李某1万元。
D选项正确。张某依收养协议支付给李某10万元,一年后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并获张某同意,因而,收养关系得以解除,此时李某取得该10万元已无法律上的原因,使李某获益,张某受损,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。故其应向张某返还此不当得利。
 
【例题】关于监护,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?(2013年卷三第2题,单选)
A.甲委托医院照料其患精神病的配偶乙,医院是委托监护人
B.甲的幼子乙在寄宿制幼儿园期间,甲的监护职责全部转移给幼儿园
C.甲丧夫后携幼子乙改嫁,乙的爷爷有权要求法院确定自己为乙的法定监护人
D.市民甲、乙之子丙5周岁,甲乙离婚后对谁担任丙的监护人发生争议,丙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有权指定
【答案】A
 
(2)监护人的职责(六方面)与法律责任
①、非为被监护人利益,不得处理被监护人财产。
②、一般情况下,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原则,即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,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。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,可以减轻他的民事责任。
(3)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监护责任分配
①、父母离婚后的责任分担
a、离婚后,父母仍均为子女的监护人;
b、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独立承担责任;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,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补充责任;
②、监护人责任不明时的责任承担
具备以下两条件的人承担责任:
a、顺序在前;
b、有监护能力;
③、十八周岁上下的责任承担(民通第161条)
a、侵权时不满18周岁,诉讼时已满18周岁的;有经济能力的,本人承担责任;无经济能力的,仍由原监护人承担
b、侵权时已满18周岁的,原则上本人承担责任;无经济收入的,扶养人垫付;垫付有困难的,可以判决或调解延期给付
第三部分  民事法律行为
一、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
       事件(自然事件、生活事件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①合同行为②代理行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合法民事行为——民事法律行为   ③处分权利行为(交付、登记、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抛弃)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法律行为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④婚姻行为⑤收养行为 ⑥遗嘱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行为  
法律事实     (意思表示行为)               无效     
               非法民事行为     可撤销、可变更
       行为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效力待定
                无因管理 、不当得利          
法律关系           事实行为     正当防卫、紧急避险
      (非意思表示行为) 先占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创作、发明行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侵权行为    
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违约行为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拾得遗失物、发现埋藏物……
1、民事行为: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,发生民事效果的表示行为。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,通常就是从事民事行为的民事主体希望发生的法律效果。
2、民事法律行为:是指具有合法性特征的民事行为。
3、事实行为,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、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,但依照法律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。
4、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主要区别是:
(1)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要素;而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要素,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。
(2)民事行为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;而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而直接产生法律后果。
(3)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,而不在于事实构成;而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,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。
(4)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;而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。
【例题】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甲将自己的手表丢向路边,被乙拾得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?(2008年四川卷三第10题,单选)
A、甲丧失手表所有权
B、乙依先占取得手表所有权
C、乙应将手表返还权利人
D、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
【答案】C